神仙姐姐劉亦菲也有「牙齦萎縮」困擾?教你從7徵兆判斷!營養師公開「4大營養素」助維持牙齦健康

良醫健康網/林勻熙 整理 Published:2025-03-26 19:44

牙齦萎縮是指牙齒的牙齦往根尖方向退縮,導致牙根外露。外觀上看起來好像牙齒變長的感覺,不僅影響美觀還可能導致牙齒敏感及口腔健康問題。(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牙齦萎縮指的是牙齒的牙齦往根尖方向退縮,會導致牙根外露。牙齦萎縮不僅影響美觀,還可能導致牙齒敏感及口腔健康問題。有神仙姐姐之稱的中國大陸女星劉亦菲就曾被陸媒指有牙齦外露、萎縮問題。

 

牙齦萎縮5原因

牙齦萎縮的主要特徵是牙齦邊緣向根尖移位,並逐漸移離牙骨質釉質界,從而使牙根表面暴露於口腔環境中。長庚醫院林口總院教授梁景忠醫師於個人粉專「竹爸醫師健康讚」撰文指出,牙齦萎縮又稱牙齦退縮是40歲以上的成年人很常見的口腔困擾,而且病況隨著年長會日益加重。梁景忠表示,目前造成牙齦萎縮的確切病因仍不清,但以下5種原因容易增加牙齦萎縮發生風險:

刷牙不當

牙刷太硬、牙膏顆粒太粗、刷牙角度和力道不對都會讓牙齦受傷、萎縮。 悅庭牙醫王巍穆醫師接受「良醫健康網」專訪指出,硬毛牙刷容易傷害牙齦,導致牙齦萎縮和牙齒表面刮痕,以及牙籤粗糙且缺乏刷毛,只能將大塊食物殘渣頂出來,容易刮傷牙齦,造成牙齦萎縮和出血。

牙周病

牙齦發炎、齒槽骨破壞,牙齦如嚴重萎縮會造成牙齒脫落。根據資料指出,牙周病造成的組織破壞包括逐漸的骨質流失,這可能導致牙齦移位和牙根暴露。然而,治療牙周病後,一旦病因消除,滲出液會吸收,發炎細胞會移位,導致牙齦組織體積減少、回縮。在修復過程中,牙根會暴露在口腔環境中。每當發生上述過程時,頸根三分之一處就會暴露。

假牙或牙套使用不良

磨傷牙齦造成潰瘍,甚至萎縮。牙醫師林錫奎指出,假牙確實會影響牙齦萎縮,但大多出現在使用不適合的活動式假牙,假牙因無法與牙齦密合,在咀嚼的過程中不斷磨擦牙齦,進而加劇牙齦萎縮的速度。若是固定式假牙,像是牙橋式假牙,其實也會隨著時間而緩慢地流失牙齦與下方的齒槽骨,但相較於不適合的活動式假牙而言,牙齦萎縮速度較慢。

至於,矯正牙齒是否會造成牙齦萎縮?根據長庚紀念醫院長庚醫訊指出,牙齒矯正並非必然造成牙齦萎縮,但有以下高風險因子需特別注意:

  • 在矯正治療前,就已經有局部牙齦萎縮的部位,通常會在矯正的過程中變得更嚴重
  • 先天牙齦的厚度比較薄,或是牙齒周邊角化組織的寬度不足,較無法抵抗外力
  • 若是矯正過程須將牙齒移動到牙弓的外側、將有大角度的牙齒傾斜,或是需要合併正顎手術,將可能導致牙根周邊的齒槽骨吸收,進而增加牙齦隨之塌陷而萎縮的機會。

抽菸

尼古丁減低牙齦周邊的血流量,牙齦會日益萎縮。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指出,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微血管收縮,使得牙齦周邊的血液循環不良,影響到牙周組織、自我修復的能力,造成牙菌斑更容易孳生。當牙周健康日益惡化,牙齦就會逐漸萎縮,甚至造成牙齒脫落。

先天性

牙齒排列不整齊使得牙齦容易萎縮。牙周病專科醫師葉立維指出,牙齒排列不整齊會造成清潔不易與局部牙菌斑堆積;同時,排列比較靠近臉頰側的牙齒也常見齒槽骨及牙齦偏薄的情況,所以頰側的牙齦就會比較容易萎縮。

牙齦萎縮初期徵兆如何判斷?

南投醫院牙科主任曾光暉指出,對年輕人而言,牙齦萎縮常是牙齦長期慢性發炎或刷牙清潔的方式不當而引起的。牙齦萎縮最明顯的跡像是牙根暴露,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資料指出,牙齦萎縮可以觀察到以下4個外觀特徵以及3個自覺症狀:

  • 牙齒變長
  • 牙縫變大
  • 牙根外露
  • 假牙黑色的邊緣外露
  • 食用冷熱酸甜等食物飲品感到牙齒痠軟甚至痠痛
  • 刷牙時牙齒痠軟或疼痛
  • 牙齦發炎流血

牙齦萎縮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其他嚴重的口腔健康問題,如骨質流失、牙齒鬆動甚至牙齒脫落。如果發現上述任何症狀,建議至牙科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牙齦萎縮能長回來嗎?

牙齦萎縮一旦發生,通常是無法完全「長回來」的,因為牙齦不屬於再生組織,一旦萎縮後就無法再生。然而,通過適當的治療和護理,牙齦萎縮的進一步惡化是可以控制的,並且可以改善牙齦的外觀和健康。如果牙齦萎縮的情況不嚴重,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改善:

  • 改善口腔衛生:定期刷牙並使用牙線清潔牙縫,保持口腔清潔,可以防止牙周病惡化,減緩牙齦退縮的進程。
  • 牙周治療:如果牙齦萎縮是由牙周病引起的,進行牙周治療可以減少牙菌斑和牙石,促進牙齦健康。
  • 防止進一步傷害:避免過度用力刷牙,使用軟毛牙刷,並學習正確的刷牙技巧。
  • 修復手術:嚴重情況下,牙醫可能會建議進行牙齦重建手術(如牙齦移植),將健康的牙齦組織移植到受損區域,以改善牙齦的外觀和功能。通常牙齦移植手術發生在長期罹患牙周病,造成牙肉組織不健康、萎縮情況嚴重。

牙齦萎縮吃什麼?

營養師廖欣儀於《吃出不老體質》書中提到,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的牙齦出現了萎縮的現象,例如喝冷水時會感到牙齒痠軟疼痛、牙縫越來越大,甚至有牙根外露等等,這些都可能是牙齦萎縮的症狀。廖欣儀也指出,以下4種是牙齦健康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 維生素C:維生素C攝取不足時,會出現牙齦出血的情形。維生素C主要存在於新鮮水果和蔬菜中。蔬菜中,如青椒和彩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水果則包括芭樂、奇異果和柑橘類含量較豐富。
  • 膠原蛋白:牙齦的組成主要是膠原蛋白,隨著年齡增加,膠原蛋白流失也是造成牙齦萎縮的因素之一,因此蛋白質食物對於牙齦健康非常重要。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豬腳、豬皮、豬耳朵、雞腳、雞皮、牛筋、魚皮等,或者可選低脂的魚肉、雞肉、牛奶、雞蛋等蛋白質食物,並搭配足夠的維生素C,幫助膠原蛋白的合成。
  • Omega-3脂肪酸:研究指出,經常攝取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可降低罹患牙齦炎的機率,因為ω-3脂肪酸有助於抗發炎。如果飲食缺乏ω-3脂肪酸,可以透過攝取深海魚、堅果、芝麻、亞麻仁油等食物來補充
  • 維生素B2、B3(菸鹼酸):食物中富含維生素B2的包含動物內臟、菇類、乳製品與魚貝類;食物中富含維生素B3的有菇類、肉類、魚類與堅果類。

牙齦萎縮非手術治療方式

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資料指出,並非所有的牙齦萎縮都需要治療、或是都可以治療。牙醫師會依照個人牙齦萎縮的原因、萎縮程度、臨床症狀、患者主訴等多方面去考量,與患者溝通後再制定適合的治療計畫。通常會先移除或矯正導致牙齦萎縮的原因,例如不良或過度的刷牙習慣、牙齒生長歪斜、咬合不正等,再評估是否要安排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

牙齦萎縮的非手術治療方式包括正確口腔清潔、改正不良習慣,例如用指甲摳牙肉或抽菸等、矯正咬合及牙齒或牙根的位置、重製假牙、治療牙周病、使用去敏感產品,如抗敏感牙膏,以及蛀牙或凹陷部位的填補等。


閱讀更多

©2024 , made by 健康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