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 家中孩子吸食電子煙的10個徵兆

編輯部整理 Published:2025-01-23 20:01

請注意 家中孩子吸食電子煙的10個徵兆

今天寒假第一天,孩子不但閒暇時間多,緊接著過年領紅包零用錢也變多,然而整個網路社群推銷電子煙狀況有增無減,隨便搜尋就出現「台灣電子煙商店」、「悅*台灣官網門市」、「蒸氣專賣店」等等網站,社群上賣家更是無所不在,明明禁止電子煙,卻讓家長們擔心孩子落入新興菸品誘惑陷阱。

董氏基金會、台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媽媽盟)及國教行動聯盟提醒,電子煙不只是尼古丁成癮問題,現更與毒品合流,家長們應多留意孩子是否身上有不明香味甜味?手邊有新奇小玩具?增加不少文具或電子設備?跟家人互動減少、沒有耐性、經常沒有原因外出等等情況,恐怕孩子正在吸食電子煙!家長及早發現,才可及早預防孩子尼古丁甚至多重物質成癮;政府更應依法行政,除取締違法販賣、廣告與使用,更要追溯源頭取締重罰。

媽媽盟秘書長唐仙美指出,電子煙等新興菸品不像傳統紙菸有濃重的菸臭味,家長較難察覺。美國北達科他州衛生局提供10個徵兆,表示孩子可能有使用電子煙:

  1. 家裡、車上或孩子身上偶而出現無法解釋的甜味、水果味或以前沒有的味道;
  2. 孩子開始有頭痛、頭暈或噁心的反應;
  3. 孩子的情緒變化大、喜怒無常、經常感到焦慮,或有無法克制的衝動行為;
  4. 家裡有來路不明的電池、充電器、USB隨身碟、奇特的小玩具或小文具如馬卡龍胖胖瓶、立可白、鋼筆、馬克筆等;
  5. 用過的煙彈或拋棄式的電子煙裝置;
  6. 類似插入式電玩的裝置;
  7. 電子煙容易夾雜在文具抽屜中,或床墊下及床頭櫃縫隙間;
  8. 學校課業或運動成績突然退步;
  9. 飲食習慣變得重口味,要求吃更辛辣的食物;
  10. 容易氣喘吁吁或覺得體力變差。  

台大醫院家醫部江建勰醫師指出,電子煙是透過電子裝置加熱液體(煙油)產生氣霧供使用者吸入,其中含有尼古丁、丙二醇、丁二酮、重金屬與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指出,電子煙會導致尼古丁成癮、肺部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危害,同樣也有二手菸及三手菸。江建勰醫師說明,菸商以新技術製造更高濃度的尼古丁鹽並加入電子煙中,一個比指頭還小的煙彈,尼古丁含量甚至可抵40支至600支 (2包至30包)的傳統紙菸,讓使用者更易上癮且更難戒除。江建勰進一步強調,尼古丁會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大腦發育,還可能導致精神問題和學習困難,尼古丁就是「大腦毒藥」。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指出,9成以上電子煙都是加味的,這些甜味、果香、花香、薄荷等風味的電子煙對年輕人與青少年特別有吸引力。WHO警告,青少年接觸電子煙後吸菸風險增加3倍,吸食大麻風險增加3.5倍,甚至可能成為多重物質濫用者〪現在更糟糕的是電子煙與毒品合流,成為年輕人吸食依托咪酯、大麻、K他命等毒品的載具,造成很多家庭的悲劇,連值勤的年輕警員都遭到毒駕拖行撞死。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林清麗主任指出,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最新資料指出,菸商已推出「智慧電子煙(Smart Vapes)」,不僅配備觸控螢幕及藍牙等高科技功能,竟然還內建遊戲及積分排名系統,明顯就是鎖定年輕人行銷推廣,家長們要特別注意孩子手上突然出現的電子設備,可能就是新興菸品。林清麗指出,台灣雖然全面禁止電子煙,但網路及社群平台上仍充斥販賣廣告訊息,家長透過基金會檢舉都只得到「網站設於境外,無法查察」的回覆。

董氏基金會呼籲政府依法行政,拿出決心和魄力,除了取締違法販賣、廣告與使用,更要追溯源頭取締重罰,請跨部會單位聯手擬定出完善配套措施,以落實菸害防制法全面禁止電子煙、保護兒少的規定。

【資料補充】

臺北市衛生局、董氏基金會與台大醫院江建勰醫師聯手製作「《菸害偵探社》」8分鐘短片,對電子煙等新興菸品的誤解與危害、加味菸誘惑陷阱及菸商行銷伎倆等都有明確的揭露,適合家長孩子一起觀看與探討。

《菸害偵探社》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76HY8Gyfr8


閱讀更多

©2024 , made by 健康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