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三高」是健康的無聲殺手!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初期症狀往往不明顯,但健康威脅真實存在。營養師提醒,三高屬於慢性疾病中的隱形危機,若不及早掌握原因與常見症狀,民眾容易忽略,增加未來健康風險。
為了防範三高,《豐傑生醫》營養師游子嫻建議,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可透過均衡飲食與健康補充品的輔助,支持日常代謝與整體健康。本文將解析三高的常見成因,並提供飲食與作息建議,提醒大家透過早期認知與積極管理,才能真正守護長期健康。
導致三高的常見因素
三高形成原因多元,其中不良飲食習慣約佔一半,遺傳因素約佔20%,而心理壓力與慢性發炎也可能是推手。家中若有人罹患三高,其他成員的發病機率也會相對提升。以下將逐項解析三高病因:
引發高血壓的原因
- 遺傳因素
家族中若有人有高血壓病史,後代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會明顯提高。
- 年齡與性別
隨著年齡增長,高血壓風險逐步上升。男性在中年前的患病機率高於女性,而女性在更年期後風險也會增加。
- 不良飲食習慣
過量攝取鹽分、高脂肪及高糖食物,都是導致血壓升高的關鍵因素。
- 不良生活習慣
吸煙、過度飲酒及缺乏運動,會進一步增加高血壓風險。
- 肥胖問題
體重過重或肥胖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子,需特別注意體重管理。
- 其他疾病
腎臟疾病、糖尿病以及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健康問題,也可能引發高血壓。
- 心理壓力
長期精神壓力或生活緊張,都可能導致血壓持續升高,增加罹病風險。
引發高血糖的原因
- 不健康的飲食
攝取過多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容易造成血糖波動並增加罹患風險。 - 缺乏運動
缺乏規律身體活動會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影響血糖控制。 - 肥胖
尤其是腹部肥胖(內臟脂肪過多),容易導致胰島素阻抗,增加糖尿病風險。 - 遺傳與家族史
家族中若有人罹患糖尿病,後代的患病機率也會提高。 - 壓力與荷爾蒙變化
長期心理壓力或荷爾蒙變化(如懷孕、更年期)都可能影響血糖調節。
引發高血脂的原因
- 不良飲食
過量攝取高油脂及含反式脂肪的食物,容易造成血脂異常。 - 遺傳與家族史
部分高血脂個案與遺傳有關,家族中有高血脂病史的人風險較高。
- 肥胖
體重過重會增加血脂升高的機率,是高血脂的重要危險因子。 - 缺乏運動
久坐或身體活動不足,會降低脂質代謝效率,促使血脂升高。 - 過度飲酒
長期過量飲酒會提高體內三酸甘油脂水平,增加血脂異常風險。
5大飲食與作息建議
營養師分享國健署所擬定的防制三高5大建議:
- 飲食均衡:多吃全穀、蔬菜、水果及低脂乳品,少吃高脂、高糖、高鹽食物。
- 規律運動:每天至少30分鐘中高強度運動,維持心肺功能與體重。
- 戒菸限酒:避免吸菸,減少酒精攝取。
- 壓力管理:深呼吸、瑜伽、冥想或社交活動,有效舒緩壓力。
- 定期健康檢查:定期檢測血壓、血糖、血脂及腰圍,早期發現問題。
降三高必備!5款保健品推薦
以下幾款保健食品可作為日常營養補充,幫助維持健康代謝平衡:
- 薑黃:富含活性薑黃素,是常見的健康飲食素材,適合搭配均衡飲食攝取。
- 紅麴:含紅麴菌素等天然成分,屬常見發酵食品,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
- 納豆:以黃豆發酵製成,富含植物性蛋白與膳食纖維,是日常健康飲食的好選擇。
- 黑豆:富含多酚與花青素,有助日常營養補充與飲食多樣化。
- 牛樟芝:台灣特有真菌之一,含多種天然化合物,為常見保健食材。
三高防治指南:飲食、運動與定期檢查
三高雖然是無聲的健康威脅,但只要了解原因、掌握生活細節,就能有效降低風險。營養師分享,30歲以上民眾可善用國民健康署「成人預防健保服務」免費健康檢查:檢查項目包括體重、腰圍、血壓、BMI,以及血脂指標,提供民眾及早掌握健康狀況。
此外,選擇品質穩定、來源明確的營養補充品,可作為健康飲食的延伸。持續關注三高、定期檢查、管理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守護自己與家人的長期健康,讓每一天都安心自在。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資訊與產品特性介紹,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替代治療依據。產品效果視個人體質與使用習慣而異,若有持續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療機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