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人體最複雜卻仍未被完全理解的器官,24小時不間斷地運作,掌管著記憶、語言、睡眠、智力與生命徵象。然而,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癲癇引起的震顫、阿茲海默症、失智症,或外傷造成的腦部損害,治療上都極具挑戰,也對家庭造成沉重負擔。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同時也是專業植物芳療理療師的賴睿昕中醫師指出,臨床上除了治療患者本身,對家屬的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常見的失眠、健忘、心神不寧或老人癡呆,往往被歸類為自律神經失調。中醫強調「治未病」,平時做好健腦保健,才能避免陷入困境。
臟腑調養與腦部健康息息相關
賴睿昕醫師認為:心藏神(主喜)、肝藏魂(主怒)、脾藏意(主思)、肺藏魄(主悲)、腎藏志(主恐)。神、魂、思、魄、志是精神活動在臟腑的內在反映,而喜、怒、思、悲、恐則是臟腑功能的外在表現。
因此,調養臟腑是健腦的重要方式。由於血腦屏障的存在,許多藥物難以直接作用於大腦,目前能穿透血腦屏障的中藥僅約200多種,約占常用中藥的20%。因此,臨床上除了直接用中藥補腦外,更多會透過調理臟腑,安神健腦,並透過藥食兩用的方式補充營養,幫助大腦功能正常發揮。
肝腎虛損與健忘有關
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更年期後,肝腎功能逐漸衰退,容易出現健忘、智力下降的情況。賴睿昕醫師分享,依中醫理論,腎藏志、肝主謀慮,兩者直接影響大腦的思維與智力。
透過補益肝腎,可維持腦髓正常運作,讓聽覺、視覺、語言等功能保持良好。中藥補腎填精、充養骨髓,對益智健腦效果顯著。
精油助攻!活化大腦循環
如果不敢嘗試中藥,也能藉由芳療精油輔助,幫助促進腦部循環。常見有效的精油包括:
- 迷迭香(Rosemary):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記憶力與警覺性。
- 檸檬(Lemon):讓頭腦清晰,改善專注與微循環。
- 薄荷(Peppermint):使思考更清楚,快速提神醒腦。
- 尤加利(Eucalyptus):幫助淨化大腦、促進供氧,提升專注力與記憶。
- 天竺葵(Geranium):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增強神經細胞活性,有助延緩退化。
- 薑(Ginger):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炎症。
精油使用建議
- 香薰吸入:將精油滴入棉球或擴香機,放在辦公桌或床頭,隨空氣揮發。
- 按摩:將精油以甜杏仁油等基底油稀釋(濃度2%–3%),再塗抹於額頭、太陽穴、頸部與肩頸。
- 泡澡/泡腳:將精油與基底油混合後加入浴水中,達到安神與促進循環的效果。
賴睿昕醫師提醒:家中若有5歲以下幼童,建議避免精油按摩,可改採芳香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