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傳統的美國文化大多是上大學、結婚、生至少 2個以上的孩子、住進一楝有前後院的房屋…,但是現今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過著沒有孩子的生活。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的數據,2023 年美國生育率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每名女性生育約 1.6 個孩子,這股不生孩子的風氣也開始在美國各地蔓延。
然而,美國社會必須將生育率維持在每位女性約 2.1 個孩子的水平,才足以維持人口的成長,也就是才會有足夠的人口來維持勞動力的正常運作。嬰兒數量減少將意味著勞動人力減少、納稅人數減少,從而導致經濟萎縮。天主教教宗甚至在 2022 年表示,不想要孩子也是「一種自私」。
事實上,許多美國人想要孩子。皮尤研究中心在 2023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 18 至 34 歲沒有孩子的成年人表示有興趣生孩子,有意願的男性比例為57%,女性比例為 45%。但是在美國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特別高,政府的補助卻十分有限。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美國養育孩子的成本甚至變得更加昂貴。一項針對勞工統計局數據的分析,1991 年至 2024 年間,美國日托和學前班價格飆升了約 263%; 另一份報告分析指出,撫養一個孩子從出生到 18 歲的總成本預計將超過 33 萬美元 (約台幣1,062萬元)。
但費用並不是美國人不生孩子的第一大原因。皮尤研究中心發現,在 50 歲以下表示不太可能生孩子的人中,57% 的人表示自己只是不想生孩子,其他不太可能生孩子的主要原因包括想要專注於其他事情 (44%) 和擔心世界狀況 (38%)。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美國出生率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意外懷孕率下降:2010 年至 2019 年間,美國意外懷孕率下降了 15%。換句話說,由於避孕和生殖技術的進步,更多不想成為父母的人可以如願避免成為父母。
如果養育成本不是關鍵性的問題,那麼為什麼年輕的美國人不再像過去時代那樣渴望孩子呢? 主要因為,生為父母的要求及責任令年輕人畏懼。一位33歲助理教授表示:「因為我們都沒有興趣負責照顧和餵養小孩,我們寧願把時間、精力和資源花在其他方面。我們喜歡成為別人家孩子的阿姨和叔叔,但不喜歡全天候 24小時地照顧孩子。」她的目標包括繼續發展自己的事業、旅行和參與社區活動,而有了孩子後會增加很多複雜性。
除此之外,生為父母的責任感形成一種焦慮壓力,尤其是擔心自己會是個「壞父母」,其中期許自己「永遠陪在孩子身旁」的責任感恐怕會令人沮喪或畏懼。
Reference:
(圖文授權提供/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