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不足恐陷惡性循環!癌症治療預後關鍵竟是「淋巴球」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周辰瑞報導 Published:2025-10-28 09:30

得知自己罹癌後,總是讓患者、家屬手足無措。除了經醫師評估,以及根據基因檢測結果給予合適的治療方案外,癌友還要關注哪些重點,以輔助治療效果?臺中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李冠德主任表示,許多癌友知道維持免疫力的重要性,會詢問自己的白血球總數是否達標,卻常忽略「淋巴球數量」有無處在正常範圍,無論接受化療、標靶或免疫治療,淋巴球數量不足都可能影響預期治療成效。李主任也為大家說明淋巴球在抗癌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並提供癌友維持淋巴球數量的方法,幫助提升治療品質和患者預後。

掌握癌友免疫力 除了看白血球也要看「淋巴球數值」!

掌握患者的免疫狀態是癌症治療的重點。李冠德主任指出,醫師除了關注患者的體能外,也會藉由血液分析來評估患者的免疫力。在血液指標中,白血球數目的正常值應介於4000到10000之間,過高可能表示體內出現感染或發炎,過低則代表免疫力可能不佳。

淋巴球又為何如此重要?李冠德主任說明,淋巴球細胞是白血球的一種,包含T細胞、B細胞、NK細胞等,是人體重要的「防衛軍團」,可協助對抗癌細胞或細菌感染等。因此更進一步的評估是觀察嗜中性白血球與淋巴球的比例,一般正常人的比例約為2至3倍;若超過3倍,通常代表身體正在發炎或免疫力相對弱;如果超過5倍,則意味著患者的免疫力較差、發炎反應較強,應提高警惕。

免疫治療興起 醫:應先確保「淋巴球軍隊」數量充足

近年來癌症免疫治療興起,李冠德主任表示,免疫治療中使用的抗PD-1抑制劑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其主要目的是重新活化淋巴細胞、恢復其攻擊癌細胞的能力,如果患者本身的淋巴球數量不足,治療效果仍會大打折扣。「這就像給軍隊提供武器,不過前提是軍隊數量要夠,否則給再多的武器也沒有用。」

李冠德主任分享,臨床研究顯示,無論是接受新興的免疫治療、細胞療法、標靶藥物治療,或傳統化放療等,患者若淋巴球數目不足,腫瘤反應通常較差,同時容易發生感染,預後和存活期隨之受到影響。對完成療程的患者,淋巴球數目同樣可能影響疾病控制時間。李主任舉例,肝癌術後病人若淋巴球數長期偏低,或嗜中性球與淋巴球比值達5倍以上,表示身體處在發炎反應狀態且免疫力較弱,這時若有癌細胞出現,生長速度可能較快,代表患者可能面臨較高的復發風險。

提升免疫力「這樣做」!多醣體是什麼?醫建議營養補充品挑選守則

為了維持足夠的淋巴球和整體免疫力,李冠德主任建議,生活作息必須規律,應避免熬夜和不良嗜好、要多運動,臨床也觀察到均衡的營養補充有助於維持免疫功能與體力,進而支持患者度過化放療等療程。其中,患者應重視蛋白質的補充,有些患者誤信斷食療法,或改吃素但未留意蛋白質攝取,使得蛋白質來源不足,反而造成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
此外,近年來「多醣體」營養補充品日益受關注。李冠德主任指出,多醣體被小腸吸收後,將參與免疫細胞的調節,輔助其活化與增生,進而支持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

然而,癌症患者可能因疾病影響進食,食物攝取量可能不夠充足,有些人可能考慮使用營養補充品。李主任提醒,市面上的多醣體營養補充品種類繁多,部分可能利用廣告包裝,或因原料來源與提煉方法不同而影響純度;若有相關需求,建議應先諮詢醫師,在醫師評估下確認營養補充品是否含有專利高純度多醣體、有無臨床試驗數據支持等,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閱讀更多

©2024 , made by 健康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