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久也要活得好! 打造能動又有力的高齡生活「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Published:2025-07-04 21:00

所以「活多久」其實並不是重點。我覺得「老」並不是像花一樣枯萎,而是像樹一樣的增加年輪。對我來說,年齡都只是個數字而已,我更在乎的是「生命力」。—來自《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

「做得到的健康建議」這個觀念,其實我是跟歐洲人學的。沒錯,就是那群很懂得怎麼變老的人。

從冰箱看健康 從丹麥冰箱檢查學會預防醫療

我在大學時期,有一次看公共電視台正播放著「丹麥高齡社區據點」的紀錄片。他們社區都在教長輩一些很接地氣的生活技能,例如:開瓶蓋、擰乾毛巾、安全使用爐具……讓我好生羨慕。其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社區據點工作人員會「登門拜訪檢查長輩的冰箱」。

意思是,如果獨居長輩家裡冰箱裡放滿了新鮮的雞蛋、蔬果、肉類,基本上就不用擔心這位長者會肌少症;但如果獨居長輩冰箱裡放滿了過期的食材,那接下來幾天,社工就會好好關心他的身體狀況。另外,法國食品包裝上,其實也有預防醫療的概念。法國食品包裝的外盒上都會標示ABCDE五個健康等級。A代表最天然食材,E代表超級加工食物。例如手工草莓果醬是C、巧克力酥脆餅乾是E、純玉米罐頭是A。想好好紓壓的人就選CDE等級的食物,想好好控制飲食的人就拿A、B等級的食物。你看,這不是很棒的概念嗎?見微知著、未雨綢繆。這就是預防醫療平常在做的事情。

用一張居家檢查表 讓關心成為日常的照護儀式

後來,為了延伸這個概念,我也同步發明了針對台灣人「六大臥床風險預防」(詳見書籍第三章)的家庭環境檢查表②,包含:預防跌倒、預防中風、預防肌少症、預防糖尿病併發症與癌症。我刻意將零食櫃、冰箱、浴室、臥房等等家中常見地雷,整理成檢查表。我們可以像「檢查風水」一樣,幫家裡做個適當的布置、打掃與重新採買。

例如:床頭櫃夠穩嗎?如果家人下床的時候,總是會扶著床頭櫃,那麼不穩的床頭櫃自然就是「臥床風水不太好的地方」,需要換一個穩固的櫃子。再來,零食櫃裡的零食夠健康嗎?有沒有機會換成海苔、堅果、高蛋白奶粉等等,讓家人不會餓到、又有機會趁機補充營養。又或者,晚上家裡光線會不會太暗或太亮?這些都是應該要檢查的項目。尤其像我這種難得回家一趟的北漂孩子,更適合拿來幫助家人使用。

從女王的生活習慣 看懂健康老化的3大關鍵

說到生活習慣的細節,我想到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故事。

二○二二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以九十六歲高齡辭世。當全世界都還在論定她對英國的貢獻和預測英國皇室未來的時候,新聞中的一句話引起我的注意:「她辭世前一天,還在接見英國新任首相,還有新聞說她跑去騎馬!」這就表示,她過世之前僅僅只有臥床半天至一天(相較於台灣平均臥床八年)。

每次講到英國女王的例子,總會有人反擊我:「你都講特例啊,她那麼有錢有權,一定可以接受最好的醫療。」欸,其實台灣的醫療也不惶多讓,但我們先不討論誰的醫療比較好,先來看看女王的日常生活作息:

女王的三大健康習慣

1.飲食:少吃澱粉。女王盡量不吃馬鈴薯、麵條、米飯等精緻澱粉,吃東西都有所節制。早餐只喝一杯紅茶加牛奶,下午茶吃堅果、黑巧克力或莓果(水果),午晚餐吃烤蔬菜、沙拉,搭配烤魚或是烤雞。順帶一提,這也是「麥得飲食」的標準。

2.運動:每天起床做伸展操,遛狗時順便健走。為了體態好看,利用騎馬和瑜珈想辦法讓自己不駝背。

3.抗氧化:注重防曬,出門會戴帽子與化妝。

你說,除了沒有養狗、沒辦法騎馬,其他的習慣,平民老百姓大多也能跟著做對吧?

用健康換自由 用行動存下老後的生活力

你不要想說「活那麼久幹嘛」,如果你曾經到公園走走,就可以同時看到一樣是八十歲,有人在那裡下腰、拉單槓,也有人是坐輪椅被推去曬太陽。像我環島演講就曾經看過好幾個完全看不出來已經六七十歲的社區志工,還有在我面前秀太極拳的一○三歲爺爺,以及社區據點整個班平均九十幾歲的長輩們一起打鼓跳草裙舞。

所以「活多久」其實並不是重點。我覺得「老」並不是像花一樣枯萎,而是像樹一樣的增加年輪。對我來說,年齡都只是個數字而已,我更在乎的是「生命力」。

本文來源:《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圓神出版


閱讀更多

©2024 , made by 健康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