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夏日噴霧安全嗎?當心用錯傷肌膚!2025 最新噴霧法規你應該注意這 5 件事

潮健康/潮健康 Published:2025-08-28 08:43

圖說:天氣炎熱,許多人隨身攜帶噴霧型美妝產品,但你真的用對了嗎?

夏天一到,防曬噴霧、保濕噴霧、香體噴霧幾乎成了包包裡的必備單品。隨時噴一噴,不但涼爽又方便,不過你知道嗎?如果使用方式錯誤,不但保養效果打折扣,還可能造成皮膚低溫性刺激或受損、過敏反應,甚至引發呼吸不適或氣罐爆炸風險!

為了提升消費者使用安全,衛福部於 2025 年 6 月 23 日公布《噴霧狀化粧品之使用安全指引》,針對會噴出霧狀的美妝產品進行使用建議與安全規範,讓你噴得清爽,也用得更安心。 

哪些是「噴霧化粧品」?這些產品都算在內!

凡是會「噴出霧狀」的產品,不論是氣壓式噴罐或是手壓式噴瓶,都被歸類為噴霧化粧品。常見包含:

  • 防曬噴霧
  • 髮膠定型噴霧
  • 香體噴霧(體香劑)
  • 保濕噴霧、曬後修護噴霧

這類產品若使用方式不當,可能造成皮膚刺激、吸入性風險,其中氣罐型產品更可能因高溫曝曬導致爆裂危險,所以消費者選購與使用時需特別注意。

噴霧狀化粧品 5 大使用法則一次看懂!

根據《噴霧狀化粧品之使用安全指引》,民眾在使用噴霧狀化粧品時,應特別注意以下 5 大事項:

  1. 使用前請先看清楚標示,安全更有保障
    使用噴霧化粧品前,請務必詳閱外包裝、標籤或仿單上的使用說明與警語。不同產品可能有不同使用建議,例如是否需搖勻、適用距離與部位…等,這些資訊都直接影響安全性與使用效果。
  2. 使用時保持適當距離,避免肌膚受傷
    施用時應與皮膚保持約 15~20 公分距離,並避免對同一部位長時間噴灑,避免造成低溫性皮膚刺激,而有傷口、紅腫或剛除毛的部位,也不建議使用,避免引發不適感;若使用產品後出現紅腫、刺痛等異常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視情況就醫。
  3. 注意避開眼口鼻,並保持空氣流通
    使用時應避免噴入眼睛、口鼻或黏膜處,並建議於空氣流通處使用,例如:戶外或開窗的空間,而像浴室這種密閉空間就不適合大量噴灑,以免造成吸入性不適。
  4. 存放時遠離火源、高溫與撞擊
    平常使用完後,記得把噴霧產品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不要放在太陽直曬或高溫的環境裡,同時也要避開火源、熱源、靜電或碰撞,以防爆炸的發生。
  5. 丟棄時先排空氣體,再妥善回收
    使用完的噴霧產品應先完全排空罐內氣體,再獨立包裝並標示「內有高壓瓶」,交由清潔隊回收,切勿直接丟入垃圾車,以避免在壓縮過程中發生爆裂。

 另外提醒,若產品標示可供兒童使用,仍建議由成人協助,並將產品收納於孩童無法自行取得的安全位置,避免誤用或誤食風險喔! 

2026 年起 PIF 制度上路,產品資訊更透明

標準認證提醒,自 2026 年 7 月起,所有化粧品(含噴霧產品)將全面納入 PIF(產品資訊檔案)制度,品牌需在 PIF 中完整記錄產品的標示內容、使用建議與警語,作為稽查依據與合規憑證,也有助消費者清楚掌握產品資訊,使用更安心。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資訊與產品特性介紹,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替代治療依據。產品效果視個人體質與使用習慣而異,若有持續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療機構。 

延伸閱讀:

2025 最新美妝法規《噴霧狀化粧品之使用安全指引》:標示規範、使用警語一次掌握

美妝 PIF 認證諮詢


閱讀更多

©2024 , made by 健康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