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營養價值高、便宜又好吃,因此在不少美食中都能看到雞蛋的身影,卻有人擔心吃雞蛋會導致膽固醇過高。營養醫學劉博仁醫師分享,他在門診中經常聽到患者詢問,自己非常愛吃雞蛋,但膽固醇有點高,怕自己不能再每天吃。對此他表示,一天吃一顆雞蛋其實沒問題,關鍵在於「怎麼煮」,提醒民眾別再用油煎或炸的方式烹調!
研究:煎蛋1物質可致血管發炎 加熱越久產生越多!
煎蛋真的比較不健康?劉博仁醫師分享了一項來自巴西聖保羅學者的研究。研究人員將「水煮蛋」與「油煎蛋」在放置一段時間後,觀察兩者膽固醇的變化。結果發現,油煎蛋中的「氧化膽固醇」含量會大幅上升。劉博仁醫師說明,這種「壞東西」會導致血管發炎、變硬,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子。
隨著加熱時間越長、溫度越高、放置時間越久,這些有害的壞膽固醇就產生得越多。劉博仁醫師表示,反觀水煮蛋,產生的氧化物質則少了許多,對身體也比較友善,因此並不是雞蛋不好,烹調方式才是決定是否健康的重點!
醫師教你如何正確烹調 不用戒掉雞蛋也能吃得健康
不少患者聽到自己有高膽固醇,就擔心繼續吃蛋不忌口可能影響健康。針對膽固醇偏高的患者,劉博仁醫師表示,雞蛋富含蛋白質,每天吃也沒問題,建議做成水煮蛋、蒸蛋、蛋花湯等,以低溫方式烹調。如果想換換口味,荷包蛋或炒蛋也不是完全不能吃。劉博仁醫師指出,關鍵在於油要用得少、不要煮太久,相對就是安全的。
劉博仁醫師也提醒,民眾應盡量避免使用如油煎蛋、炸蛋,以及「鍋邊焦香蛋」等高溫高油的烹調方式,以免對健康帶來不利影響。他強調,雞蛋不僅可以放心吃,在選對烹調方式的前提下,更是營養豐富的「超級食物」,膽固醇高的朋友也要同時注意整體飲食,最好避免攝取含反式脂肪的加工食品,以及過量的飽和脂肪食物,以穩定血脂、守護血管健康。